网络红人

根据他们的名气,网络名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他们的观众,如:社交媒体的网红、粉丝专页、各种文字部落客、各种影像部落客、UP主、直播主等形式。数百万人撰写在线期刊或博客,但大多数人未能成为网络名人或KOL。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作品不会有大量的观众,可能适用于小型受益群体。如果创作者可以发展出独特的个性,那么他们会比他们的作品更有名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通过单一事件或病毒式视频而声名鹊起。互联网允许视频,新闻文章和笑话迅速传播。根据其覆盖范围,内容可能成为“互联网潮流”。例如:Zach Anner,一位来自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喜剧演员,在向奥普拉温弗瑞的“查找下一个电视明星”比赛提交视频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YouTuber

编辑

YouTube已经成为推出互联网名人的最大平台之一。YouTube允许个人用户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供全世界观看。这项活动被称为视频博客,无论主播们制作的视频类型和类型如何,他们都创造了一个可以从更多观看数量和更高人气中获得收入的行业。一个很好的例子是YouTuber游戏主播PewDiePie,他在YouTube上直播游戏画面,截止到2019年9月,他们拥有约1亿订户。这使他成为最大的YouTube个人用户。

YouTube每分钟有300小时的视频内容在上传,每天观看50亿个视频[6]。个人用户正在创建视频并将其上传到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以换取收入。Variety在2014年8月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YouTube明星在美国青少年中比主流名人更受欢迎[7]。广告商为了吸引那些不看普通电视和电影的青少年和千禧一代,开始联系互联网名人。 YouTube现在每月有15亿活跃用户,许多YouTubers拥有数百万用户[7]。

与过去的传统名人相比,YouTube明星对千禧一代的影响力似乎更大。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数千禧一代不看电视。他们更喜欢使用可以从移动设备访问的平台。 70%的订阅者表示YouTube主播会改变并塑造流行文化,其中60%的人表示他们会根据他们最喜欢的YouTube主播的推荐购买商品,而不是电视或电影明星[8]。

微名人

编辑

微名人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一小群用户中著名的人。微名人经常将自己表现为公众人物。微观名人的概念最初是由Theresa Senft在其2008年的发表的书《Camgirls:社会网络时代的名人和社区》中提出的[9]。根据Senft的说法,微观名人“最好被理解为一种新的在线表现方式,它涉及人们通过视频,博客和社交网站等技术在网络上扩大其受欢迎程度”。多年来研究微名人的其他人包括Crystal Abidin、Anne Jerslev、Alice Marwick、Tobias Raun等。根据Raun的说法,微观名人是“一种几乎完全与互联网相连的身份形式,是人们在网上表达,创造和分享自己身份的过程的特征”[10]。Senft和Marwick还指出,微观名人与更多与好莱坞明星相关的传统名人形式不同,因为微观名人的受欢迎程度通常与他/她的观众直接相关,观众期望获得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和透明度[11]。“互联网使群众能够从传统媒体中夺取名声,通过点击鼠标创造微名人。”

论反派是如何养成的
什么是网络泄密?